目前我國對含藻水的處理多采用混凝,預氧化、氣浮過濾等工藝,但這些工藝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除藻效果有限,例如,傳統混凝工藝的缺點是混凝劑投加量大、污泥產生量多,直接過濾工藝則易造成濾池堵塞或濾床穿透。而采用新型的滌綸高彈絲纖維球為濾料.采用微絮凝/纖維球過濾工藝處理含藻類水,在聚合氯化鋁投加量為15mg/L,濾速為15m/h的條件下,出水的藻類去除率*高可達90%以上,水頭損失<17.7kPa,工作周期為9h。 微絮凝/滌綸纖維球過濾工藝絮凝劑的選擇 有研究發現,原水水質可以影響絮凝劑的除藻效果,在相同的條件下,同種絮凝劑對不同原水的除藻效果可能大相徑庭。這主要與藻類的形態、結構、細胞外有機物等因素有關,因此選擇適合原水的絮凝劑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部分原水的絮凝過程在濾床孔隙內完成,合適的絮凝劑可以有效增加絮體的沉積速率和絮體在濾層內的穿透深度,防止過早堵塞,將水頭損失減小到*小,因而可顯著提高過濾運行周期和產水率。 纖維球濾速對除藻效果的影響 濾速是影響纖維球過濾器過濾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較低的濾速可以延長過濾周期,降低水頭損失,但產水量較小;較高的濾速可以獲得較大的產水量,但是水頭損失過大,還可能導致出水質量的下降。這主要是因為濾速越低則藻類在濾床中的停留時間越長,接觸凝聚越充分則去除率也就越高。在相同的PAC投加量(15mg/L)下,水頭損失隨著濾速的增加而增加,濾速越高,單位時間內的水頭損失增長越快,這主要是因為濾速越高則濾料層的壓縮越密實,致使孔隙率減小,水流阻力變大,水頭損失隨之增加,過濾周期縮短.綜合考慮過濾水頭損失和除藻效果.確定*佳濾速為15m/h。 纖維球過濾系統的工作周期 在聚合氯化鋁投加量為15mg/L,濾速為15m/h的條件下,通過記錄并考察纖維球過濾系統的工作周期.結果發現,整個過濾周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出水水質迅速改善階段、水質平穩階段、出水水質降低直至濾床穿透階段,這與常規濾池的工作狀況相似;系統的過程周期為9h,在前9h,纖維球濾池除藻率可達90%以上,運行9h后的出水藻類總數略有超標;另外發現,在前6h水頭損失增長緩慢,6h之后水頭損失增長較快,但是始終低于15.7kPa。由此證明滌綸高彈絲纖維球濾料具有工作穩定、阻力小的優點。 采用微絮凝/滌綸纖維球過濾工藝處理含藻類廢水,在聚合氯化鋁投加量為15mg/L,濾速為15m/h的條件下,出水的藻類總數可保持90%以上的有效去除率,水頭損失<15.7kPa,工作周期為9h。試驗結果表明,纖維球濾料用于處理含藻水,具有除藻效果好,產水量大,出水水質穩定及運行周期長等優點,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新型濾料。